自貢融媒記者 羅樂 王亮 文/圖

青龍寨位于東興鎮(zhèn)楊柳溝村,由工匠在一崖壁上鑿出的眾多石屋組成。在這里,隨處可見人工開鑿的痕跡,石墻、石門、石梯、石灶、石坑、石像等不一而足。雖歷經(jīng)歲月侵蝕,但當年生活留下的痕跡依然清晰可辨。“目前開鑿年代還存在爭議,但考慮其設計上易守難攻,用途大概率是戰(zhàn)爭時期的避難、自保。”普查隊員祁貴洪一邊對文物進行測量、記錄、拍攝、定位,一邊告訴記者。

對于新發(fā)現(xiàn)的不可移動文物,采集好文物基礎信息,才能為開展文物認定提供依據(jù)。因此,普查隊員放飛無人機,對文物點進行全景拍攝,同時利用遙感、互聯(lián)網(wǎng)、大數(shù)據(jù)等技術(shù),建立普查系統(tǒng),標注不可移動文物空間分布,關聯(lián)不可移動文物普查數(shù)據(jù)。

寨堡遺址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記憶,見證了榮縣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防御體系與社會變遷。“截至目前,有跡可循的榮縣寨堡共有20處左右,集中在雙古、東興、鐵廠、旭陽等鎮(zhèn),年代以宋元時期為主,對于研究抗元戰(zhàn)爭、張獻忠起義、李藍起義等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。”該縣文史專家鐘學惠表示。


編輯:鄭皓勻
責任編輯:張翠娜
編審:張宏彥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