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,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。近期,國家安全機關破獲的一起重大間諜案件——海歸博士郝某在境外留學期間被策反,長期潛伏于我國核心要害部門竊取國家秘密,最終因間諜罪被判處無期徒刑。這一案件為我們敲響了警鐘。
事實上,郝某案件并非個例。某部門公職人員聶某某為謀取私利,背黨叛國,向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出賣大量工作機密;某軍工集團下屬研究院工作人員兼網(wǎng)絡管理員、保密員衛(wèi)某,先后向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出賣文件資料1000余份,其中機密級6份,秘密級536份……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慣用系統(tǒng)化策反模式,通過情感投資、物質(zhì)誘惑等手段建立信任,逐步實施意識形態(tài)滲透,促使相關人員不知不覺中觸碰法律紅線,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。
面對嚴峻的形勢,筑牢國家安全防線刻不容緩。首先,政府應進一步完善國家安全教育法治框架,將《反間諜法》《國家安全法》等法律法規(guī)納入國民教育體系。一方面,抓住4·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等特殊節(jié)點,開展形式多樣的集中宣傳活動;另一方面,積極創(chuàng)新宣教形式,推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進校園、進企業(yè)、進村(社區(qū)),實現(xiàn)宣傳教育的常態(tài)化、長效化。此外,還需建立重點人員動態(tài)監(jiān)測機制,對涉密崗位人員實施周期性安全審查,確保人員政治可靠、業(yè)務過硬。
其次,企業(yè)要壓實主體責任,構建“入職審查-在崗培訓-離崗審計”的全周期管理制度。加強對職工的國家安全教育力度,定期組織職工參加相關宣傳教育和培訓,切實提升職工的國家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。
作為公民個人,更應不斷強化自身安全素養(yǎng),牢固樹立國家安全意識。當發(fā)現(xiàn)危害國家安全的事件時,要敢于挺身而出,及時舉報,為維護國家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當前,全球安全形勢日趨復雜多變,只有構建起政府、企業(yè)、公民三方緊密協(xié)作的“安全共同體”,才能筑牢新時代國家安全堤壩,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。(張燕)
編輯:陳翠
責任編輯:余鳳
編審:張宏彥
0